在儒家思想里,信有大小之说,所谓的大信是指符合“道义”的信,小信则相反。孔子说:“言必信,行必果,硁硁然小人哉。”遵诺守信是要讲条件的,不讲条件的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是浅薄固执的小人行径。所以解扬为了完成晋君赋予的使命而失信于楚庄王,是守大信而失小信,不仅没有受到指责,反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称赞。
现代社会同样认同以道义为原则的大信行为,而不认可不讲条件的小信。比如西方社会都会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,但在《英国儿童十大宣言》中第十条却写道“坏人可以骗”,它解释说:“对坏人可以有不讲真话的权利。遇到坏人,可以不讲真话,机智应对,才是好孩子。”在受到胁迫的时候,还一味地要求孩子诚实无欺,显然是愚蠢的。
凡事都是有条件的,懂得了权变之理,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,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世界相处,远迷惘而少困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