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社会上混,拼到最后,拼的都是人品。
不管你有多努力,人品不过关,到头来还是要失败。
毕竟,丑陋的东西,社会的负能量,不可能长期占据社会的主流。
孔子说过:“德若水之源,才若水之波。”
做人,品德越好,那么积累的流水就越多,人生的船才能自由航行,走向远方。
显然,我们要修炼自己的人品,关键在一个“德”字。
管理学大师曾仕强解释,“德”就是“得”,若是你让别人得到了什么,那么你就是留住恩德的人。
综合以上叙述,一个人顶级的人品,就是“舍得”。

01
让跟随你的人,有所得,你更有社会价值。
人与人交往,很多时候,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。
你可以利用别人的权势,做成自己的事情,这是顺势而起。换位思考一下,有权势的人,愿意拉你一把,让你获得利益,就是“德”。
可悲的是,很多人会拒绝帮助别人,或者在合作的时候,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,同时遏制别人得到利益。
身边的人,从你的身上,什么好处都得不到,自然就会离开,谁都不笨,会帮人做事之后,还倒贴钱。
打个比方:一个开超市的老板,请了七八个员工。
员工干活很勤快,但是到了月底,老板想了很多的理由,把员工的工钱扣除了不少。估计下一个月,员工都会走掉。
老板有三头六臂,也无法撑起超市,从而走向了倒闭的道路。
聪明的老板,会设立奖励机制,让员工在完成任务之后,还有干活的动力。老板付出的奖励越多,说明老板本人得到到了利润越多。
在“唯利是图”的本能上,我们还要树立“互惠互利”的观念。
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:“我们从别人的发明中享受了很大利益,我们也应该乐于有机会以我们的任何一种发明为别人服务;而这种事我们应该自愿地和慷慨地去做。”
身边的人都能从你这里获利,你就成为了大家的主心骨,也能有号召力,人生的价值就更高了。
水涨船高的道理告诉我们,人的社会价值越大,那么他得到的财富越多,做任何事情都更容易成功,搭把手的人,随时可见。

02
让得到利益的人,不回报你,你就是“真善”。
有的人,可以给别人利益,但是“不甘心”啊。
毕竟,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些钱,不是那么愉快的事情。
为了弥补“不甘心”,很多人选择了索要回报。在对方没有能力回报的基础上,就举行隆重的仪式,宣传自己的好事——用对方的凄苦,来陪衬自己的高大形象。
有一个词语,叫“挂碍”。
作家毕淑敏写过一段话:“佛家有一句话,叫‘无挂碍物者无恐怖’,不妨借用来,少需要物者少烦恼。因为必需少,所以受限轻。人就获得了更快的行走,更高的飞翔。”
一边施舍,一边烦恼,一边期待,反而把善良的东西,变得丑陋了。
“成都商报”平台上,刊载了这样一条消息。
在大凉山,两个男子通过直播做慈善,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。
主播让村民排成两排,发放困难补助。
拍完了段子,主播把村民手里的钱,拿回来。
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,为主播点赞,然后刷了很多礼物,赞赏也不少。
最后,当地法院主动作为,把两个主播进行审理,发现他们用这样的套路,获利几十万。也获刑三年多。
有句震耳欲聋的话——你的良心,就不会痛吗?
人品好的人,做好事不留名,不计较,不要回报,从而每一次做好事,都会让自己的生活更踏实。
内心没有挂碍,舍去了,就一了百了。若是有人回报自己,那就是另外的惊喜,舍和得,变成了两种幸福。

03
什么都不舍得的人,就别谈什么人品了。
自媒体人“